新聞中心
NEWS
新聞中心
NEWS
潮頭放歌繪藍圖 風勁揚帆助起飛
來源:
2014-08-22
潮頭放歌繪藍圖 風勁揚帆助起飛
——寫在郴州城市規劃設計院市政工程設計資質榮升甲級之際
郴州大道,車水馬龍;
郴永大道,風景如畫;
朝陽廣場,綠樹成蔭;
嘉禾廣場,花團錦簇;
······
夏日的郴州,怎一個美字了得!
可在這些“美”的背后,總有這樣一群奮斗的身影讓我們記住。他們就是當代“神筆馬良”郴州城市規劃設計院(以下簡稱郴規院)的城規設計者。
2009年以來,伴隨郴州城市建設突飛猛進、日新月異的同時,作為郴州本土唯一一家甲級綜合設計單位,郴規院緊緊圍繞“服務政府,做好參謀,立足郴州,打造精品”的思路,搶抓城市大提質難得的歷史機遇,奮發作為,開拓進取,書寫了城市建設的一道又一道美麗風景。
2014年7月,繼榮獲城市規劃設計資質甲級、建筑工程設計資質甲級之后,他們榮獲了市政工程設計資質甲級,成為2014年全國獲此殊榮的5家城規院之一,我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城規院。
“近五年,是郴規院從小到大、從弱到強的跨越發展的五年。尤其是此次市政工程設計資質升甲,結束了郴州市政工程設計“無甲”的歷史,實現了郴州市政工程設計資質甲級‘零’的突破,也標志著郴規院成功邁入全省設計院‘第一方陣’。”郴規院院長曹詩國欣然而言。
(一)
2012年1月,經住建部核準,郴規院榮獲城市規劃設計資
質甲級;
2013年6月,經住建部核準,郴規院榮獲建筑工程設計資質甲級;
2014年7月,經住建部核準,郴規院榮獲市政工程設計資質甲級。
可誰能知道,“三甲”之路有多么艱難?這從市政工程設計資質升甲之路可窺一斑。
郴規院始建于1989年,前身為郴州地區規劃設計室,1995更名為郴州市城市規劃設計院,2007年增設市政工程設計資質丙級。
“2007年,郴規院設立市政所。可成立之初,技術力量薄弱,業務幾乎沒有。”回首過去,郴規院分管市政工程設計的副院長曾昭東感慨而言。
2009年,市委、市政府“兩城”建設號角吹響,“千億投資”、“百億城建”戰略實施,給郴規院城規設計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。
服務政府、服務發展、服務“兩城”,這就是歷史賦予他們的神圣使命。
2009年,以曹詩國為院長的郴規院領導班子果斷決策,加快市政所的發展,發揮市政工程設計在城市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,做到市政工程設計與城市規劃設計、建筑工程設計等齊頭并進,真正擔當城市建設主力軍,為郴州城市發展提供堅強技術支撐。
沒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,就沒有強大的凝聚力和驅動力。
他們堅持從城市的發展需要出發,用職業操守和敬業良知勇擔歷史使命,在業務上努力鉆研,在實踐中推陳出新,從而為全市大開發、大建設、大發展提供了基礎性文本和戰略性藍圖。
“郴規院市政工程設計資質從丙級榮升甲級,得益于市委、市政府‘兩城’建設戰略為我們創造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,得益于主管部門對我們一以貫之的關心和支持,得益全體市政工程設計人員腳踏實地、服務大局的敬業情懷。”市政所所長何茂文百感交集。
(二)
廣栽梧桐,有鳳來棲。
2009年以來,市委、市政府高瞻遠矚,對城市規劃設計技術人才的渴求和重視堅定如磐。
人才就是金鋼鉆,郴規院領導班子對此深信不疑。
這一點,從郴規院市政工程設計升甲之路不難看出——通過大力實施“請進來”、“走出去”、“借外腦”的人才戰略,尤其是對高學歷技術人才,在引人上求賢若渴,在用人上提供舞臺,在生活上排憂解難,從而為郴規院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。
“雖然不能擁有天下人才,但天下人才可為我所用”,這就是他們一貫堅持的思想。
近五年,通過實施引智工程,郴規院市政所專業設計技術人員由最初的5人發展至30余人,且涵蓋交通規劃、道路、橋梁、給排水、園林景觀、交通工程、電氣等多個專業。
截至目前,全院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90多人。近五年,全院用于人才引進、培養和繼續教育的投入超過百萬元。
以人才興院,靠人才強院。
曾昭東1996年大學畢業后被分配至中鐵五局從事道路橋梁工程設計,2007從長沙理工大學橋梁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。2009年,他毅然選擇從邵陽學院來到郴規院。當時,他就一個想法:郴州的飛速發展讓他驚奇,市委、市政府對人才的重視讓他感動。在郴規院,他堅信一定能干出一番事業。
“尤其沒想到的,我能為郴州的發展盡一分力,值!”曾昭東還半開玩笑地說,“干了近二十年市政工程設計,離不了啦!”
何茂文從事市政工程設計18年,干過業主單位,也干過施工單位。在郴規院市政所,如今四年過去,他慶幸他當初作出的選擇。
“在這里,既有干事創業的平臺,又有干事創業的舞臺。”何茂文說。
還有從事給排水工程設計20多年的給排水總工李春平,道路總工王樹華等,他們都慕郴規院而來。
(三)
讓政府滿意,讓業主滿意,這是郴規院的承諾和追求。
2009年至2011年,郴規院成功完成郴州大道的設計,使之成為郴規院市政工程設計史上第一個最具影響的代表作;
2012年,郴規院成功完成郴永大道的設計,為郴永宜大十字城鎮群建設添上絢爛一筆;
2012年至2013年,郴規院成功完成南嶺大道南道設計。至此,規劃中的郴宜大道建設大幕拉啟,“南大門”宜章融入郴城步伐加速;
2014年,郴規院承擔了郴州大十字城鎮群西河生態休閑風光帶、汝城熱水廣場(2014年中國郴州國際休閑旅游文化節主辦地)等多個重點工程項目的設計任務;
在郴州高新區,縱橫通達園區路網設計,郴規院作出了重要貢獻;
在資興,老城區改造、東江大道建設、小東江提質改造、資興大道、資五產業園道等均是郴規院的杰作;
還有桂陽朝陽廣場、老城區道路改造,嘉禾珠泉廣場、桂嘉大道嘉禾段等。
那么,大家因何這般青睞郴規院呢?
郴規院領導班子始終認為,市政工程是一個系統,包括道路、橋梁、管線、給排水等。市政工程設計在具備城市基本功能的同時,必須與當地文化、環境實現有機統一,必須具備前瞻性和科學性,滿足城市未來發展的需要。與此同時,作為集規劃、建筑、市政、園林、旅游、咨詢等設計功能于一體的城市規劃綜合甲級院,必須同時滿足服務的高效性和服務的便捷性,確保為業主提供“一站式”的滿意服務。
“在市政工程設計上,我們始終堅持三條原則,一是按照規范設計,規范不允許的堅決不做;二是滿足項目保證質量、造價經濟的需要;三是美觀大氣、傳承文化。”郴規院黨總支書記兼總工程師傅立德說。
閃光的思想、創新的思維、優質的服務,詮釋著雕塑師的精氣神。正是在他們的精雕細琢,凝神推敲之中,郴州這座古老城市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。
郴州大道望仙鎮和平村段,一邊是高山,一邊是陡坡。如果兩幅道路要一樣平整,要么削山,要么填土,施工期將大幅延長,工程造價也將大幅增加。通過現場反復調研,郴規院技術設計人員最終采取依山就勢、一高一低、中間綠化隔離的設計方案,不僅滿足了工期需要,還為業主節約了工程造價。
郴永大道建設要求高、時間緊、任務重。在前期設計考察中,施工路段大面積紅砂巖給市政設計人員出了一道難題。紅砂巖十分堅硬,同時很容易風化,一下雨即成爛泥,嚴重影響工程進度。通過反復比較設計方案,采取噴混凝土植草等有效辦法,難題最終迎刃而解,達到既穩定了邊坡、又確保了景觀效果的目的。
“紙”點江山助起飛,如椽巨筆寫華章。
未來,郴規院將以市政工程設計資質榮升甲級為新起點 ,緊緊圍繞市委、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以及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,乘風破浪,再創佳績,為郴州城鄉規劃和加速郴州起飛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!
相關附件: